小时候集卡片,长大买盲盒,二十多年过去了90后的爱好还是没有变,这可能就是情怀吧。
90年代“集卡式”营销风靡了大半个中国,这也是盲盒在中国的雏形。那时候为了集齐水浒英雄卡,吃小浣熊泡面吃到吐,这种体验几乎成为整个90后的集体童年回忆。
直到,2012年盲盒开始在国内出现,但大多是国外的创作与产品,2016年泡泡玛特大力发展“盲盒”产品,才让“盲盒”营销逐渐风靡,并一举激活了成人潮流玩具市场。
盲盒经济的崛起,主要是抓住了购买者的心理。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整个过程充满神秘感,这种猎奇心理,让你兴奋,满怀期待。
如果结果不如所愿,就会感到遗憾、失落、不甘,然后激发赌徒心理,会继续尝试下去。如果结果是你想要的,就会觉得很满足,而且抽到隐藏款或限定款,又会给你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
基于这种情绪上的满足,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一旦尝试就很容易上瘾。所以盲盒的火爆持续了很久。盲盒的这种营销模式也从最初的玩具扩展到餐饮、美妆、文具、图书、文创等行业。
随着越来越多行业做起来盲盒产品,许多问题也出现了。商家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盲盒”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为国内盲盒潮流的引领者,泡泡玛特出现已拆封盲盒二次销售的情况。
盲盒之所以为盲盒,就是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时并不知道自己买到的款式,能否集齐系列全套玩偶,能否抽到系列中少见的隐藏款玩偶,“盲”成为许多爱好者愿意“掏空”钱包的原因。
这种已拆封的盲盒已经失去了盲盒的意义,而且这种事被多次爆出。除此之外,许多打着盲盒的幌子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商家越来越多。如一些鞋子盲盒,快递盲盒等。
盲盒的价格、销售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商家会按照品类、体积、个数、种类来进行售卖,便宜的几块钱,贵的几十元、上百元不等。
其实说盲盒是坑,这也有些不恰当,但毕竟涉及到买卖双方,所以很多消费者的权益是得不到保障的,也就是说你花了钱,可能买到的商品与所付出的价值是不对等的,也因此认为盲盒可能会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盲盒游戏监管势在必行。6月3日,人民日报发文,商家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盲盒”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和完善监管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盲盒”本身虽“不透明”,但产品及营销模式必须透明。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从“盲盒”产品质量到销售方式再到抽取概率,均应保障公开透明。
(原标题:“盲盒”监管势在必行?人民日报点名盲盒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