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下称《规划》)草案公布,该规划共有10章100条,其中第9章提出了“强南沙”的概念,要将南沙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对标借鉴国际最高水平,将在南沙、黄埔、空港经济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为了加快南沙自由贸易港建设,南沙方面已经抽调人员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南沙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具体研究、编制工作,计划年内形成相关成果。同时,与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等驻区部门对接,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作为自由贸易港重点先行先试项目的大湾区分拨中心项目已完成业务需求分析和监管流程设计,计划年底试运行。
申报自由港热潮的背后,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而自由港是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可以实现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且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
暨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广州是一个千年商贸城,商品贸易发达,申报自由港,对广州的商贸发展,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有积极影响。
南沙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南沙自贸区的税收政策、对飞机融资租赁的支持、完善的服务体系等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南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峰此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航租赁是一家主要从事飞机及航空器材租赁的中外合资企业,于2016年7月落户南沙自贸区。数据显示,这家企业的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出资7.5亿元,香港企业南龙控股有限公司出资2.5亿元。
与南航租赁一样,选择到南沙发展的企业颇多。2017年6月,南沙出台了实施“1+1+10”产业政策体系。其中,对新引进的船公司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落户奖励,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海尔、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铁建、京东等3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在南沙落户,总部型企业累计达103家。2017年新设企业22736家(自贸区挂牌以来共43961家),增长60%;新增注册资本近5500亿元,增长246%。
在自贸区建设方面,2017年南沙的“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入选国家商务部第二批四大“最佳实践案例”,全国首张身份证“网证”签发,企业注册1天内完成办理营业执照、3天内完成银行基本户开户和刻章备案,商事登记便利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除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广阔的经济腹地等也是吸引众多企业落户南沙的因素。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南沙位于广州市的最南部,靠近珠江出海口,是深水良港。而这个位置正好是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方圆100公里覆盖珠三角9大城市和5大国际机场。
凭借这些优势,近年来,南沙的经济发展迅速。据官方统计,2017年1-12月,南沙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391.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连续四年排名广州市第一。南沙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406万标箱,增长10.5%,助力广州港进入全球2000万标箱俱乐部,航运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南沙在国家、省、市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根据《规划》,南沙的定位,不仅是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还是广州的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
为了建设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此次公布的《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国际航运、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功能。南沙还将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面向港澳实施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试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政策。
南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上报国务院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在顶层设计和框架指导层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南沙与港澳文化相通、位置毗邻,同属粤港澳大湾区,港澳本身又都是自由贸易港,通过南沙建设自由贸易港与之对接,可以更好地形成合力、实现共同发展。”
根据初步工作设想,南沙将围绕推动国际中转、国际分拨、国际贸易发展,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最大程度简化一线货物的监管手续,打造货物“自由进出”的管理模式;深化粤港澳合作,拓展南沙自由贸易港与港澳在通关监管、贸易规则、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对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加快人口集聚是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区域不止南沙。根据《规划》,广州的黄埔、空港经济区也在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胡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广东省在申报自贸区时,广州空港经济区也在其中,不过最终国务院没有批准。这次探索建设自由港,上海是空港与海港同时进行,广州紧跟其后,“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外开放”。
据悉,南沙属于海港,以港口贸易等为主,黄埔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更加综合,腹地较大。不过,这三地最终能否成功申请为自由港,目前仍是未知数。“各地都在申报自由港,国家到底能批准多少,目前还很难说。”毛艳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胡刚认为,广州南沙自贸区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引进了不少高科技企业、金融企业,特别是智能制造和信息产业,为南沙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胡刚也指出,不管是国家级新区建设、自贸区建设、广州副中心建设,以及今后的自贸港建设,人是最关键的要素。现在南沙是人口偏少,人气不足。加快人口的集聚是南沙建设自由港的基础,“没有人,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要吸引人口,加大人气,就要加快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2016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2016年末,南沙区总人口78.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9.26万人。根据《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至2025年,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30万-270万人,总人口控制在300万人。
高端服务业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包括金融、设计、咨询等,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服务。而生活型服务业,则是为当地人的生活配套,如医院、学校、文化娱乐场所等。
“现在,南沙的房子建了很多,企业也引进了不少,但是很多人在南沙工作,回到广州城区生活,这说明南沙的生活服务业不够配套。总的来说,做得还是不够。” 胡刚表示。
南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国际自由港拥有更加开放、透明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和有竞争优势的税收制度,南沙自由贸易港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针对国际航运、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等产业给予优惠的税收安排。此外,为了方便管理,自由港需要建立一个高度集约化管理机构,但该机构具体如何建、怎样最大程度整合优化海关等监管机构职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此稿件来源企业或互联网。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
(原标题:多地掀自由港申报热潮 广州南沙底气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