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总结过去五年政府任期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对2018年的政府工作提出“建议”,这其中当然涉及楼市与住房,攸克君现在和诸位分享一下有关房地产内容的看法:
一、虽然总理报告中对2018年政府工作使用的是“建议”两字,但诸位对于政策连续性和方向的问题不用怀疑,“建议”会是今年工作的主基调和方向,建议中涉及的内容,也会逐一实施,因此,请不要真把“建议”当“建议”。
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仍然是房地产监管政策的主基调,这一点,根本无需多言。所应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关于住房的更多内容,是放在“供给端”的。攸克君的理解是,在“需求端”的限制和管控不放松的前提下,供给端的动作会进一步加深、加大,特大城市将是这项工作的重点。
三、最重要的部分来了。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真正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都不在房地产部分,而是在金融、财税。先说财税,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部分中,提及了一句有关房地产税的内容,表述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房地产税立法,此前一两年不断的出现在官方的文件和文稿表述中,只不过前面的状语不同。从研究、讨论到积极、加快等都出现过,这次采用的是“稳妥推进”这个表述。这个变化,攸克君不觉得是速度放慢了,奉劝诸位不要有不恰当的想象和幻想。
之前的表述,无论是研究讨论,还是积极加快研究讨论等,都透露一个信息,即房地产税立法工作处于前期阶段。这个阶段中,有分歧、有意见、有建议,所以才要加快研究、加快讨论,实际上是要加快“形成共识”的意思。现在,这些表述都没了,直接变成了稳妥推进,攸克君的理解,是分歧、意见都已经形成共识了,所以,可以进入立法推进的工作了。因此,这句看似平常而温和的话,实际上是说明了房地产税的立法征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或许也是人大新闻发言人张业遂直接使用“房地产税草案在内部征求意见”表述的原因所在吧。
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部分中,提及了金融监管的内容。这里面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尽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之所以说这句话,将对房地产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房地产业当前的本质,已经是金融和资本行业。过往几年中增长甚多、规模扩张较快的“影子银行”、“银行表外资产”等,主要的去处之一,实际上就是房地产。
因此,监管影子银行,将银行的“表外”拉回到“表内”,受到最大影响之一的,一定是房地产。这个影响集中在两方面,攸克君判断,个人贷款方面的影响,会持续此前一年的状态;倒是另一方面,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各种融资手段、融资工具,都将会受到比去年更为严格的限制。这些直接、间接、变项的融资工具的管控,恐怕将对土地获取环节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一个基本信号就是,从1月开始,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发行,就已经受到严格的管控。而且,有很多公司的债券发行,都已经取消。
五、启动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的开工的目标是580万套。这个恐怕对三四线城市有比较大的影响,一线和特大城市的拆迁改造量也会受到影响。不过,攸克君觉得,这一点,对市场,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市场,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六、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健全的金融监管诸方面中,“金融控股公司”被明确出来。政府工作报告这种惜墨如金的文件,单独提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意味深长,这至少会产生一种印象,即背靠金融控股公司为靠山的房地产企业,金融和融资的优势可能会衰减了,这其中,无疑包括险资。这一点,攸克君上周五已经说得比较具体了。
七、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住房的部分,“差别化调控”、“长效机制”都是一贯的方针。倒是“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这个说法,恐怕要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了,第一,这里提到的是“购房需求”,不是“住房需求”,因此是买;第二是“支持”,不是“保障”。同时,这部分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明确楼市调控的主体责任是地方政府,那么,如何“支持”这种需求,要看地方政府的智慧了。
八、“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去年都已经开始尝试了,今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意味着更深、更广的推进。尤其是租购并举,在一些制约企业结构经营租赁住房政策框架上,存在调整的可能。比如,税收。
事关2018年全年楼市命运的密码,攸克君的解读,是一种个人理解,希望与诸位讨论学习。值得再说一次的是,新时代到来了,一切都在变化中。可怕的不是变化,而是对变化无感。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八方面内容,是全年楼市命运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