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和酿酒文化。以水为形,以火为性,酿是艺术,品是文化。酒以其复杂而深邃的内涵属性成为人类文化中重要的存在。
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汇于此,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与酿酒结下不解之缘,宜宾所处的地区,更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定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五粮液诞生于此,既有独步天下的最佳酿造环境,又有独一无二优质水源的加持,可谓集“天地精华”之厚爱于一身,孕得一杯玉液琼浆。
“大江源头一壶琼浆,香了醉了,天下三千年时光。”五粮液酒香之美,诗人任卫新如是感叹。从唐代“重碧酒”,到宋代“姚子雪曲”,再到明代“杂粮酒”,五粮液从长江走来,馥郁浓厚的酒香创造了中国白酒的佳话。
公元765年,53岁的杜甫乘船顺岷江东下路过戎州(现今宜宾),戎州长官杨史君设宴东楼。杜甫对宴席上的“重碧酒”情有独钟,引得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伎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令杜甫评价为“胜绝惊身”的“重碧酒”,即为宜宾当地采用4种粮食酿造的春酒,是今天五粮液的前身。据史料记述,春酒发酵周期较长,大大超过了普通醪糟米酒3-7天的发酵周期,与现代五粮液独特的长周期糟醅发酵的酿造方法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到了宋代,宜宾姚氏糟坊姚君玉改良了传统酿造技艺,使用5种粮食酿造出“姚子雪曲”,被奉为上品,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出现。据记载,“姚子雪曲”酿酒用水均取自当时戎州的地下良泉“安乐泉”,此水为岷江古河道优质水源,口感甘美净爽,即使千余年后的今天,安乐泉仍为酿造神州琼浆的上佳水源,为酒香增色不少。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为其赋诗《安乐泉颂》,“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而后,五粮液又经历代酿酒匠人的潜心专研,不断优化,最终将工艺配方固定为: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的科学配比,采用独有的优质水源,经陈年老窖发酵,酿就了五粮液的浓郁酒香。饮用时满口溢香,且久留口中,余味不尽。
1963年,五粮液在首次参加全国名酒评比会上摘得桂冠,被专家赞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在大曲酒中尤以酒味全面著称。之后的第三、四、五届评酒会上,五粮液也一直蝉联“国家名酒”称号。无怪乎现代诗人白航在品后赋诗:“人之头黄帝,诗之头李杜,江之头宜宾,酒之头五粮液”。
(原标题:长江之“宾”,见证五粮液诗酒情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