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29日电 题:上海:五个初心故事,描绘人民眼中的“人民城市”
新华社记者丁玫、周琳、温竞华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近日,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五个普通人,解读这座人民城市建设发展的“密码”。
杨宇:人人可感知,“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Ta的自述】我叫杨宇,是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兼周公馆管理部主任。在党的诞生地工作,我生而有幸。
中共一大纪念馆6月3日全新开馆以来,迎接了一批批热情的参观者。“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出612件文物,主题内容、文物运用和空间展示有了跨越式提升。我们特别想通过讲解告诉观众,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上海孕育和诞生,我们党又是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办成了过去想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展陈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党100岁了,但正值青春,也有更多的青春力量加入队伍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7月1日,我和同事们在展厅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直播。当听到伟大建党精神时,我一字一句记录,反复体会。无限骄傲、倍感自豪、充满干劲,这是我当时的感受,也将贯穿在我传播党史的每一天。
【记者点评】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这座初心之城,600多处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从加强制度供给到创新传播方式,上海全面系统挖掘“红色宝藏”,让红色资源闪耀全城,百年风华直抵人心。
徐丽华:人人知“暖”,旧改路上“一个不能少”
【Ta的自述】我叫徐丽华,是上海的一名居委会干部,从事居委会工作15年,现在是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日常就是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
宝兴里是上海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街区,新中国上海第一个居委会在这里诞生。随着人口增多,居住环境越来越拥挤,有的一栋房子里竟然挤了18户人家。做饭难、洗澡难、晾晒难困扰着大家。
居民心中有个梦,希望能够拥有一套舒适的公寓,有单独使用的厨房和卫生间。2020年,旧区改造工程的阳光照进宝兴里。居委会前后召开了51场座谈会和听证会,白天开,晚上开,连续开;安置方案、补偿标准、补偿情况全部公开。仅用半年,实现1200多户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他们开心地笑,我也就开心地笑了。
【记者点评】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拆迁成本高企、矛盾多元,特大城市旧改“难上加难”。率先开展“四史”教育的上海,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实”学“活”、倾智倾力,各级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正把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落地落实。
黄宝妹:一切“为了人”,我想给更多人讲党史
【Ta的自述】我叫黄宝妹,今年90岁,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做了一辈子普通的纺织工人,从没想过党和国家会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我13岁就到日本人开的纱厂当童工,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来,一天在工厂要走几十公里。后来我到国棉十七厂当工人,在杨浦滨江生活了一辈子,见证了杨树浦路沿江工业带的历史变迁,看到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没想过,在黄浦江边工作了一辈子,老了还能在这么美的地方散步。更没想到,老厂房会成为景点,时尚又有生活气息。现在,作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一员,我还时常给大家讲党课。总书记曾嘱咐我,今后要跟年轻人多讲讲。现在我就是这样,只要精力允许,就一定会多讲讲。
【记者点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国棉十七厂所在的上海市杨浦区,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等中国民族工业的10余个第一;如今,这里有跑友们的健身场,有网红打卡地“绿之丘”,最古老的区域还迎来最年轻的在线新经济……昔日“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秀带”。
夏云龙:人人能“参与”,我的建议写进了国歌法
【Ta的自述】我叫夏云龙,今年81岁。当初对国歌法征求意见时,我在讨论会上提议,公民在参加重大会议时,不仅要升国旗、奏国歌,而且还要唱国歌,更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真没想到,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了。
我是最早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现在,我还认真阅读了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稿的文本,准备了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发言意见。希望通过法律修改,进一步维护妇女权益,让我国女同胞的智慧、才干更加充分地发挥,尤其是在农村。
基层立法联系点,主要就是为了能收集我们这些老百姓原汁原味的意见,人人都可以参与。
【记者点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截至2021年6月底,上海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了20件国家法律和64件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工作,获得采纳的建议达533条。古北市民中心的一幅漫画就是这一“彩虹桥”的生动写照:绚丽彩虹一端连着人民大会堂,另一端连着街道,白色信鸽带着书信,从街道飞往人民大会堂。
付斌:人人可追梦,我们在创新沃土等你
【Ta的自述】我叫付斌,是上海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我们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水下工程、水下搜救、水下科考等。
这两天,我刚从郑州回来,送了一批水下机器人去,用于应急救援队伍的防汛救灾。这个名为“海峡号”的便携式水下机器人,可以精准定位水下的堵点漏点,大大提高了危险水下环境中的作业效率。
中国从海洋大国成为海洋强国,高端智能海洋装备是重要支撑。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水下机器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为张江科学城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点评】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目前的张江,已成为全国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除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张江科学城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参与采写:何欣荣、郭敬丹、杨有宗)
(原标题:上海:五个初心故事,描绘人民眼中的“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