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KTV、共享雨伞……花式共享正在不断翻新着人们的共享生活,最新入榜的是共享冰箱。北京市顺义区榆阳路慈善商店门口有北京第一台共享冰箱,从4月初开始发放食物,这台共享冰箱已经运营了两个月。记者探访发现,这台足够为上百人提供食物的冰箱在获得打工者欢迎的同时,也面临着捐赠者有限、无法连续供应食品的尴尬。
去年9月,国内第一台共享冰箱落地上海。不过,这台冰箱一亮相就遇了不少尴尬,比如“一人多拿”现象严重,难以管理,有人甚至拿着塑料袋来装食物,冰箱经常被“一扫而空”,而定时发放的门店门口则排起长队,造成短时间内大量人群聚集排队,存在潜在的安全等问题。从新闻看,北京的共享冰箱显然规避了类似的尴尬,其表现让人看好,似乎万事俱备,只欠捐赠。
稍一琢磨不难发现,共享冰箱名不副实:与其他共享资源不同,冰箱共享的不是冰箱本身,而是可以在冰箱里保存的食物。另外,其他共享资源面向所有群体,但北京的共享冰箱只对外来务工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特定群体开放。由此可见,共享冰箱其实是爱心冰箱。
那么,新闻中的爱心冰箱真的只欠捐赠吗?其实,没有足够的捐赠只是表面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公众对这种免费赠与或许并不认同。关于捐赠,我读到这么一个故事:国内一个志愿者到非洲赈灾,在一个村庄看到一群儿童难民。他急切地想把水和食物送给儿童,但却遭到了阻止。领头人对儿童说,可以帮我们把这些水和食物搬下来吗?作为奖励,你们每人可以得到一份水和食物。
换言之,如果说冰箱中出现带有冰块的米饭等乱象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来解决,那公众脑海中的质疑却不可能凭空消失。就此而言,我更倾向于认为“足够多的捐赠”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并不怀疑,随着项目的推介,会有更多的捐赠涌来。但同样需要看到,现在只惠及了部分的特定对象,没有照顾到的群体其需求有多大?另外,你能打包票,他们的需求不会增长吗?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个快递哥也会顺路去共享冰箱领食物:倒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附近缺少餐饮和便利店,他们工作压力大,顾不上吃饭,需要找食物果腹。但另外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却是,所谓的共享冰箱就放在慈善超市的门口。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是,快递小哥难道不能到慈善超市消费吗?从常识以及逻辑自洽来看,确实如此,慈善超市只对不包括快递小哥的特定对象开放,至少新闻中的慈善超市如此。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内为建设慈善超市投入了不少资源,包括财政补贴、位置甚佳的店铺免费或抵偿提供。只是很可惜,慈善超市的效果却很惨淡,一些慈善超市缺乏盈利能力,不少倒闭了事。而这与慈善超市理念落后、管理封闭、缺乏经营意识有关。
基于此,我的一个建议是,把投向慈善超市的资源(如铺面等)完全用市场方式操作,面向公众无差别开放,进而实现最大程度的盈利。而盈利部分可以按比例提取,用于购买购物卡或优惠券,免费发放给特定对象。后者持卡券入场消费,岂不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慈善实现形式?这比他们只能在爱心冰箱里有限选择是不是更强?
(原标题:共享冰箱名不副实:共享的是冰箱里保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