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和直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单打独斗的生意,一个人就可以干。是不是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凡是个体可以干好的事情,东北人都表现得很出色;而需要群体力量的事情,想做成就有难度。正如,在直播网红里,东北女孩表现出了绝对的优势,但盛产美女的哈尔滨却成不了时尚之都。
有人说东北经济不景气,主要是因为气候寒冷,并且拿出一堆论据来论证,其中有自然的、有人文的,似乎也蛮有道理。但是,以前的东北比现在还寒冷,哈尔滨却被称为“东方巴黎”,用寒冷解释东北经济衰退的原因,似乎有点说不通。
对东北经济影响最深刻的因素,说到底还是历史和文化。东北的城市化水平曾经是全国最高的,在1980年以前,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领先了全国30年。东北的国有大企业多,很多城市都是因企业而兴,先有企业后有城市在东北是一种普遍现象。
城市化水平高就意味着社会福利负担重,单说退休养老一项,就压得东北喘不过气来。以深圳为例进行对比,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养老负担较轻。东北到处都是要拿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却缺少缴纳养老保险的年轻人;深圳到处都是只缴养老保险的年轻人,却没有多少拿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这就有了本质性的差别。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化比较早的地区,如果不是有大量的年轻人口涌入,稀释了当地老年人口的比例,也会面临和东北同样的困境。
东北化会成为城市化的后遗症,过高的福利期望和福利水平,会把中国经济拖向福利化的泥潭,在这一点上,东北现象给其他地区打了一个预防针。
国有大企业多,让东北有了中国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产业工人最明显的优点是专业程度高、纪律性好、服从意识强。相应而产生的问题则是技能单一,转行不容易;习惯于听从上级命令,自主意识和能力退化;对组织的依赖程度高,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让东北人的职业化素养比较高,在大都市、大公司里做高管或职员的东北人很多,但东北却很少产生大的创业公司或企业家。
在国有企业工作,是很多东北人自豪、骄傲的资本,也是他们一生的依靠和寄托。对于私营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国企才代表着政府,代表着国家,才不会倒闭和破产,才会有更高的福利和保障。光冲这一点,许多东北人宁愿在国企里拿2000元的工资,也不屑于到私企里挣3000元、5000元。更何况到了“正式单位”,还有面子、荣耀和尊严,还可以利用职位优势办更多一般人办不了的事,那些可都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回过头来再说美女和时尚之都的关系。哈尔滨美女多,无论是从美女资源和时尚资源方面,哈尔滨都具备了足够的先天优势。哈尔滨所缺的是商业基因、策划创意和品牌运营。这些都不是政府和国企的强项,而在东北文化制约下,民间力量又无法形成足够的能量,让成群的美女汇聚成一个整体的时尚势力。
不只是美女,东北还有许多好东西都卖不上价。非转基因大豆是黑龙江独有的产品和资源,按理说可以通过品牌和宣传,卖一个好价钱。现实却是进口转基因大豆,把黑龙江的非转基因大豆挤得没有活路。某些企业能够动用央视等媒体,呼吁政府对本土大豆和大豆加工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却没有利用央视塑造本土非转基因品牌,让非转基因产品占领高端市场,卖更高的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反过来刺激豆农生产的意愿。
木耳是东北的另一大特色优势产品,不论什么地方的木耳都会打东北木耳的招牌,但东北木耳同样赚不到更高利润。相反,由于真正的东北木耳生产成本高,利润水平反而不如其他地区的假冒产品。缺乏标准、各自为战、粗放经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三大原因。
先说标准,什么样的木耳是好的,什么样的是差的,无论是感观标准还是理化指标都没有界定,只有种木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好的,假冒产品自然就占了便宜。公司+农户的模式,早在几十年前就在南方一些地区形成成熟的操作方法,但在东北这种模式却一直难以运作成功,因为只要外面有人出更高的价格,合作机制就很容易被瓦解,回到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老路上。
傻大黑粗是外界对东北产品的印象,东北人懒得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不愿意费那个劲儿。拿黑木耳来说,消费者的痛点是泡发和择净费时费力,如果能够免洗免泡就会大受欢迎,但没见有谁做这类产品。大家都知道黑木耳是好东西,是很好的保健产品,如果谁能够开发出旅游食品、休闲食品,一定会大赚一笔。
不愿意用媒体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却愿意找上级要政策、要扶持,什么事都愿意让政府管,把政府当做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万宝囊”,这就是典型的东北式思维。原因在于塑造品牌费劲多、见效慢、不确定;而找上级要钱要权简单、直接、痛快。只有堵死要钱的门,才能打开东北市场化的窗。
美女不光是哈尔滨的风景,还是哈尔滨的资源,能不能用好美女资源,把以美女为切入点,建设哈尔滨的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让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哈尔滨不负美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时尚之都,这应当成为衡量东北经济转型的方向和指标。东北尤其缺乏的是能够把资源聚合起来的市场力量,原因是官方的力量太强大了,其他的力量无法抗衡和发展。如果不削弱非市场的行政力量,市场的力量就永远生长不出来,东北经济就永远没有指望。
此稿件来源企业或互联网。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
(原标题:东北经济亟待打开市场化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