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自2016年年末以来,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一直是热点话题。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负总责的原则,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责任,依法按月足额发放工人工资。
2017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提出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实现被欠薪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落实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在工程建筑领域实行农民工工资按月结算,到2019年底实现“月薪制”全覆盖。
而接近年关,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问题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推行“月薪制”是其中的焦点话题。
评论:如今建筑业农民工薪酬制度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其改变难以一蹴而就,原因也在于此。
仅从利益角度分析,国家和政府对于推行“月薪制”会不遗余力,这是从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大局考虑之后的必然结果。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只要现行工程承包模式不改变,“月薪制”的推行一定会遇到阻力。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以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依据等不合理现实情况的普遍存在,是“月薪制”难以推行的最大阻碍。从农民工角度而言,工资按月支付,是应有的权益,未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认识到这一点,并将推动这一制度的尽快落地。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工资能否按月支付,关键在于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此稿件来源企业或互联网。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
(原标题:实现“月薪制”关键在于规范工程款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