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最冷的一天 她们搬出违建住进了新家
王岩,黑龙江牡丹江人,27日刚刚过完她的30岁生日。这天她收到了一束玫瑰,她说这是为了庆祝她迈入而立之年,也是为了庆祝她到北京8年来最幸福的一次乔迁之喜。
王岩(左)与同事一起收拾新家。 邵铖 摄
违建群租房一住就是两年
2009年,从老家的一所医护学院毕业后,22岁的王岩只身来到了北京,就职于海淀区某妇科医院,从事医护工作一干就是8年。
“我来北京就干过这一份工作,住的地方都是医院给安排的。”彩钢板搭建的楼房,狭小的生活空间,公共的卫生区域,这个坐落在中关村北一街北口的一处楼顶违建就是王岩和她的姐妹们曾经的家。300平米的彩钢板房被分隔为18间,用做员工集体宿舍,每间房内至少能住6人。王岩告诉记者:“两年前,我搬到了中关村北一街,一直和其他同事住在一起,北京房租比较高,我觉得在北京租房都这样,没觉得有什么苦的。”
医护工作繁忙而艰辛,王岩和同事们上的都是早、晚班,一周工作6天。“我们这屋正常住3个人,大家上班时间都不一样,互相影响是肯定的。一周就休息一天,有的时候也还是睡不好,同事之间只能互相体谅。”王岩告诉记者,还有一点让她觉得有些不开心,房间里的同事经常更换,刚刚熟悉起来的舍友第二天或许就离开了,这让她偶尔觉得孤单。
王岩曾经的违建住所已拆除。 邵铖 摄
拆违后单位给员工重新找房子
王岩和同事们所住的宿舍楼,是医院所属的公司租赁来的。用来隔开房间的材料是彩钢板,而彩钢板材质本身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加上每个房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电线混接、易燃物多等问题,极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太危险了,我打心眼里觉着后怕。”医院后勤部林主任介绍,“街道之前就查了,我们响应号召,自愿给员工重新找房子。”
11月22日接到的拆违通知,林主任有几天时间来寻找新的住处,“我跑了10多家中介,最后租下了8套房子,平均每套60-70平米。每套房子的租金是6000-7000元不等”。曾经的中关村北一街平均每个房间的价格为2000元左右,现在一间房子一下子多掏了4000多元。林主任说:“这钱是为员工的命买的保险,我们得掏。”
“安全隐患就在那儿,那么多人还住在里头,我们一方面希望能够早一天拆除违建就能早一天消除隐患,但另一方面也希望给姑娘们多一点时间收拾东西。”中关村街道的张奕部长告诉记者,按照拆违方案,本来两天后街道应该拆除违建的,但出于人文关怀,直到27日才拆除了这处违建,此前街道办人员还帮助姑娘们搬了行李。
王岩曾经的房间是用彩钢板搭建起的隔间。 邵铖 摄
“我们是因祸得福的人”
王岩的新家位于海淀区王庄路27号院内的一个两居室,距离原来的中关村北一街有5公里左右的距离。
11月25、26日的这个周末,王岩和同事们陆续搬到了新的住所。王岩抽空去买了个书架,把原来放在床铺底下箱子里的书都挪到了书架上。“这个《1Q84》我读了一半,以前看不见就忘了读,现在就在床边上,再过两个周末大概就能把它读完了。”王岩说,8年前她为了看更大的世界来到北京,在这里的每一天她都充满着信念。提及那场离她有些遥远,但却与这次搬迁似乎有着关联的“11•18”大火,她这么告诉记者,“大火是祸,我们是因祸得福的人。”
为庆祝乔迁之喜,朋友给王岩送了一束鲜花。 邵铖 摄
28日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北京最冷的一天,王岩搬进了暖气充足的新家。采访结束后,她说自己还要去医院继续上班。正是下午4点,北京初冬的夕阳染红了王岩离开新家的背影,一如8年前一样的信念,脚下追逐梦想的步伐从而停止,愈发坚定。
(原标题:北京最冷的一天 她们搬出违建住进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