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在香港发布研究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 构建“三”字型世界级城市群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广州和深圳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三个城市经济实力旗鼓相当,应该以此为基础,强化建立彼此之间紧密合作的“三”字型世界级城市群,“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大特色,国内外都没有距离如此接近的三座大型城市。”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被写入政府报告后,大湾区的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今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联合签署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协议。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近日表示,特区政府将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积极跟进和落实相关工作。
10月30日,普华永道在香港发布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新机遇》。“大湾区11个城市处于不同增长阶段,整体发展亦面临多项挑战,建议大湾区可以香港、深圳、广州三地作发展核心。”普华永道中国资深经济学家赵广彬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
核心城市经济实力相当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预测,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将与东京湾区旗鼓相当,到2030年经济总量将达到4.62万亿美元,超越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成为全球GDP总量第一的湾区。
赵广彬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以经济总量划分可分为三个层级,“不同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不均衡意味着城市之间内部发展机会巨大。”
例如,第一层级的香港、广州、深圳各自GDP总量均超过或接近两万亿元;第二层级包括佛山和东莞,各自的GDP均在6500亿元至8500亿元区间;第三层级的六个城市,各自GDP处于2000亿元至3000亿元之间。同时,澳门人均GDP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几乎是肇庆的十倍。
考虑到上述因素,报告认为大湾区可以港穗深三个城市作为发展核心。赵广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广州和深圳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三个城市经济实力旗鼓相当,应该以此为基础,强化建立彼此之间紧密合作的“三”字型世界级城市群,“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大特色,国内外都没有距离如此接近的三座大型城市。”
在这个“三”字型世界级城市群中,香港核心包含澳门、珠海和江门;广州核心则包括佛山和肇庆;深圳核心包括惠州、东莞和中山。他指出,这个“三”字型世界级城市群的优势是尽量延续地区现有的发展格局,保持各城特点,同时突出香港、广州和深圳三个核心城市的领导作用,辐射和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普华永道香港税务咨询合伙人曾慧贤坦言:“我自己在深圳工作,住在香港,这样往返上班长达十年以上,深圳和香港并不存在竞争问题,深圳主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科技研究人才、创业者、企业家等,而香港则以金融、专业服务见长,双方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
全球领先的大企业聚集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经济体量庞大,亦拥有全国甚至全球竞争力明显的优势产业。数据显示,广东省去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依次为4.6%、43.2%、52.1%,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5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则低4.4个百分点。报告也指出,大湾区应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开发高增值工业。
从行业来看,广东省制造业增加值去年达到2.88万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7620亿元,占比约26%;八大产业的总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及服饰业、汽车制造业等。
同时,赵广彬指出,企业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粤港澳大湾区更聚集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大型企业。比如,去年财富500强榜上有15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合计营业收入高达6.45万亿元。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存在三套行政制度以及三种税制的差异,给大湾区内人员流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自由往来带来了阻碍。比如,按照现有的规定,香港或澳门居民在任何12个月内于内地工作或停留连续或累计超过183天,须向内地申报并交纳内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高于港澳。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拥有全球知名的大学,一些前沿尖端的科研成果可以到深圳落地,广东具备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未来这些初创企业可以通过香港来进行融资、上市等活动,形成香港科研和资本驱动、珠三角打造产业链的模式。”曾慧贤表示。
(原标题:普华永道:建议大湾区以香港深圳广州三地作发展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