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从业者,在接触了一些智能家居产品之后,深深地觉得有些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无太大吸引力,说白了就是这些产品不过解决的只是用户的“伪需求”,并未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属于可有可无的鸡肋产品。
不过随着厂家对市场的认知以及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事实上,当我们回望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硬件的智能化和联网化是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的方向。
所谓智能化,就是以用户端越来越少的输入,产品自发地感知和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而智能化的前提,就是联网化。单个设备的智能化已经实现。但没有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无论功能,还是实现效果都大打折扣。在家居不同设备都接入物联网后,每个设备都将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智能家居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以产品为中心的单品智能阶段
传统的智能家居1.0时代,产品种类多但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本来应该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被人为添加了很多“噱头”卖点,而绕开了最核心的功能,无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以智能单品来说,现在市场上的一些产品不是功能不够多,而是过于追求产品功能的花哨。其实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定制难度提高,会大量增加企业成本。企业更需要看到的是其“自以为是”的解决方案背后的特定用户需求,并以最合理的方式满足它。
在智能单品发展阶段,在智能家居的生态体系中,所谓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往往是一些创业型公司,它们在整个生态体系中,深入到具体垂直领域,打造小而美的产品,构建自身壁垒。
以场景为中心的互联智能阶段
家居智能化的第一步是实现单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但是仅仅单品智能化远远达不到智能家居的标准。智能家居应该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使各种家电协同工作为人们创造最佳智慧生活体验。为了达到此目标,还需要一套互联互通标准将各个智能单品联结起来,即进入智能家居的下一阶段——以场景为中心的互联智能阶段。
目前各商家推出的产品基本无法互通,基本采用“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的固有模式。这一现状正在发生转变,例如海尔已经开放了云服务数据、智能硬件、APP等接口给合作伙伴;而小米则通过开放IoT平台,提供产业链与品牌,与众多创业型智能硬件生产商合作,实现整个智能家居生态体系的构建,打造IoT生态模式。
智能家居的联动将从两个维度得到体现。一是智能家居各个系统内部进行联动。智能家居产品包含种类多样,在多个场景中提供更为舒适、便捷、节能的人性化家居环境。
归纳智能家居应用形态,主要核心为自动化与控制,另外根据具体功能可以划分为娱乐、安防、开关控制、照明、厨卫家电、健康医疗、室内环境等七大系统。
二是基于不同场景的全屋联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目标是发展绿色全无线技术,包括感知、通信等,这不仅要求极低功耗,而且要求全无线覆盖、高可靠连接、强安全通信、大组网规模,并能实现自我修复。物联网智能家居涉及智能照明、智能开关、智能电器、智能传感、智能安防、智能健康等各领域,这些设备在一个现代家庭中平均数量达到50-100个。在不同场景下,不同系统之间互相感知与影响,通过全屋联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
此阶段,“底层技术能力”与“构建生态能力”是决定性因素。在单品智能时代,产品为中心,切合用户痛点的产品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而互联智能时代,场景为中心,能在特定场景下达到各产品之间的联动才为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智能家居厂商具备强劲的底层技术能力与生态构建能力,可以将不同产品之间达到完美联结,而不至于在某一场景下因为技术受限只能联结部分产品,仅达到了部分互联,仍然无法达到用户的痛点阈值。
另外,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多种家居产品联动的同时,用户可以自定义多个使用场景,实现定制化、个性化,即实现一部分简单的“类AI”操控。如小米的米家APP,作为智能硬件设备的管理平台,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手机与各智能硬件交互,并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小米采用IFTTT(IF This Then That)云端规则,使得用户可以自定义智能菜单让家里的电器一起工作,即通过定义执行条件与执行动作,实现不同场景之下的产品联动。
(原标题:智能家居迈入智慧家庭时代,需要再经过三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