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一路狂奔的中国建陶业,其发展脉络基本上以大规模、低成本为主线,窑炉越建越长、产能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产业规模、品牌数量、渠道店面、从业人员……无不高速膨胀。
以窑炉单线产能为例,过去日产几千平方,后来到了1、2万,再后来是3、4万,现在超过5万平方。产能的膨胀,一方面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却是规模化、低成本的极致演绎。在经营目标的确立上,规模和数量,始终被排在质量和效益的前面。
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显然与中国楼市乃至宏观经济高度匹配,可以说是一种最聪明的选择。在这种模式的主导下,一切以数量和规模为中心,追求大规模、低成本、高增长,成了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在这种模式的主导下,企业所有的生产要素、市场要素,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匹配的,比如窑炉,越大越长、产量就越高,成本就越低,在终端就越有竞争力。
当然,不是说规模大了就不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规模化是其必然趋势,但是这种规模,却不是按产品品质的最佳要求来匹配的,比如生产某一类产品,以最高的品质为标准,所有资源和生产要素,都以此来配备,窑炉该建多长就建多长,压机需要多大就配多大,需要什么样的高品质原料就采购什么样的高品质原料,将质量永远放在价格的前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从追求大规模、低成本转移到高品质、高效益之路上来。
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大国情怀,什么都想做大,什么都想争第一。但是,大和强,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不一定强;强,也不一定大。在市场涨潮的阶段,大,可能比强发展的更快更好;但是,在市场退潮的时候,强,却比大更具抗风险能力。
目前的建陶行业,明显是大而不强。除了规模,品牌、品质、创新、人才、设计、营销、自动化、智能化、国际化……许多维度都跟陶瓷强国存在巨大的差距,许多核心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都还控制在别人手里。可悲的是,我们的许多的企业,规模做大、做久了,似乎有点飘飘然,规模全球第一、产能全球第一、销售全球第一、员工全球第一……稀里糊涂地把大当做了强,认为自己又大又强。其实不然,中兴通讯规模够大了吧?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掐住其咽喉,而陶瓷行业这样“命门”至今仍然比比皆是。
过去,企业越大,显得越有实力,无论是终端竞争力还是品牌影响力,似乎都非常强大,现在看来,大,不一定是优势,反而有可能是包袱。在消费升级、需求萎缩的新形势下,规模型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首当其冲,陷入开工不足、产品爆仓、销售下滑的窘境。就生产制造而言,大企业不得不采取全品类策略,但是,几乎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诸多中小企业占据着该领域前三甲的地位,这不能不令大企业尴尬。
2018年,行业终于走到了“量”与“质”分水岭。
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这是新时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但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嘴里喊着转型升级,可所有的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运营模式等,却依然还是原来的套路。
几十年来,企业的增长,包括营收、利润、税金、员工收入等,是靠不断地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扩建生产线、开辟新渠道、推出新品牌而实现的;什么时候,企业的生产基地、窑炉数量、产量规模减少了,而销售、利润、税金和员工收入却不降反增,这个时候,才算是转型成功,真正迈入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2018年上半年,行业产量首次出现两位数负增长,导致许多企业销售业绩大幅下滑。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在需求数量不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持续增长,就必须从原来的拼规模、拼成本、拼价格,转移到未来的拼质量、拼品牌、拼服务上来。
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消费需求升级,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需求萎缩、消费升级,会逼迫企业主动淘汰那些低质低价的产品,继而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高附加值的新品。
3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运营模式,使行业第一代企业家对规模数量型发展之路运用得得心应手,企业也由此建立起了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但是,现在要让他们切换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上来,说实话,许多企业、许多老板都改变不了这种思想和观念,操作起来显得生疏而又笨拙,即便勉强转换,但在实际运作中,其决策、管理、运营,又会不知不觉跑到数量规模型的窠臼中去。
这就是转型升级的症结所在、难点所在。习惯性的决策思维是最强大的,也是最可怕的,当公司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长期以来都以数量规模为指导,包括公司的资源配置、KPI考核等等,现在要换一个赛道,换一种游戏规则,短时间内,企业是很难调整和适应的。而越是大企业,这样的转换就越困难。
30多年的高速发展,行业取得了非凡成就,造就了一大批巨无霸式的企业。在行业转型升级的今天,过往几乎所有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都像冰山般在消融。新时代的行业巨无霸,一定是在规模之外,在质量、品牌、创新等其它维度具有强大领先优势的企业。
(原标题:2018年,陶瓷行业终于走到了量与质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