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家居”这个词语出现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期待科幻大片中的场景实现,如果电影007中的智能手表、碟中谍里的智能眼镜都成为普通人的生活用品,那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变得精彩绝伦。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发展尚未成熟的智能家居体系,又将我们拉回了现实。我们在只看到资本对智能家居的青睐,也想分得一杯羹时,首先要冷静下来看看眼前的市场,在进入智能家居行业之前,首先要将这些行业最基本的情况了解透彻。
源起美国,智能家居在国内的概念普及
智能家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懈努力在追求的梦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30年代,那些疯狂、颠覆、甚至难以置信的想法,一点一点将智能家居助推到了现在的智能家居现状。据了解,智能家居最早出现在美国,1984年的时候,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等概念应用于美国某市的城市建筑中,出现了首栋“智能型建筑”,从此拉开了智能家居发展的大幕。
追溯国内的智能家居发展轨迹,在本世纪以前,国内并无专业的智能家居厂商,只有北上广深等地一线城市有几家相关企业,很多从事代理智能家居品牌的业务,生产的智能家居产品价格高昂,安装过程需要提前布置,费时费力,所以国内的消费者最开始很难接受智能家居,主要受众还是集中在来华的欧美人。
所以国内的智能家居也源自于国外相关概念和产品的引入,目前来看,智能家居涉及的范围广泛、功能丰富,涉及灯光、电器、视屏、窗帘、音乐、安防等多个场景,智能家居是在多个场景下,使家庭生活更为智能化的系统。但具体如何定义智能家居,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亿欧家居认为,这是随着智能家居系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的。
开创、徘徊、融合,智能家居都经过了哪些演变?
从90年代智能家居概念引入中国,经过了几年时间的沉淀,大概在2000年后,智能家居逐渐被中国的企业所认知,紧接着出现了一批企业,开始专注智能家居产品进行研发、生产,所以萌芽之后的这个阶段被称为我国智能家居的开创期。
智能家居概念萌芽之后,很多企业开始跟风进军这一领域,大批的企业扎堆挂起了智能家居的招牌,2005年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是,智能家居企业迎来了野蛮增长和恶性竞争的阶段,企业开始大肆夸张宣传智能家居概念、过分夸大产品功能,给用户和媒体形成了“华而不实”、“虚张声势”等印象,智能家居成为了一个靠概念“行走江湖”的产业。在这段时间企业经历了销售量下降、规模缩减等困境,同时,国外的品牌趁势进入中国市场,比如霍尼韦尔、施耐德等,这一时期就是智能家居发展的徘徊期。
时间到了2010年,行业逐渐冷静了下来,房地产市场受调控,与此相关的智能家居市场反而未受波及,市场明显增长,紧接着迎来了相对快速地发展,并且出现了行业并购、整合的趋势,也有很多企业开始探索行业标准的融合,大量的家电传统企业开始跑马圈地,时间节点大概是在2014年,所以这一年也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由于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整合和变化,我们正在经历着智能家居的融合演变时期,有人判断,这一时期将至少持续到2020年。
智能家居的命运,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
经过多年的洗礼,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处于概念的普及阶段,很多消费者已经知道智能家居的存在。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的智能家居发展仍处在较为“混乱”的状态,这种混乱体现在:行业标准的缺失、用户体验不足、甚至很多消费者只知道智能家居却不知道智能家居到底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服务。
从智能家居目前的受众来讲,智能家居构想中的用户是高端住宅人群,这样的人群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年龄主要集中在中年;另一方面,从对智能家居概念和产品接受度来看,往往青少年,也就是80、90、00后会对智能家居认知度更强,但这一群体往往没有足够的消费水平,这就是目前智能家居面对的较为尴尬的受众情况。
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智能家居的发展,但问题也同时出现,在技术水平能满足人的想象之前,在销售的终端,企业往往很重视产品技术的先进性解释,而忽视了产品的实用性。这也是从智能家居开始萌芽就遗留下来的问题,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恰恰是产品的实用性将决定产品的价值,从而最终决定了智能家居市场是否能得到发展。
尽管如此,在市场的前路尚未清晰之前,也往往孕育着一些更大的机会。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称,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220亿美元,2016-2022年年均增长率预测为14%。面对这样的规模和增速,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企业趋之若鹜。智能家居作为一个应用平台,带来的商业需求是不可想象的,就像PC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一样,尽管道路曲折,但你始终不得不承认的是,前途会有多么光明。
(原标题:在进入智能家居之前,急需冷静下来看看眼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