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的原动力
任何产品都要经历创新——成熟——标准化这一生命周期,产业也不例外。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应的是,行业的发展遵循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转变路径。行业不同阶段生产要素的密集性发生改变,使得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竞争力发生改变。在创新阶段,创新国因为技术优势有明显的竞争力;而到了成熟和标准化阶段,创新国需要利用其它国家在资本、劳动力领域的优势保证产品的竞争力, 并开拓新的市场, 从而催生了产业转移的原动力。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两次转移
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 第一次是从美国向日本的转移, 第二次是从美日向韩台的转移, 我们研究发现, 这两次转移都与新兴终端市场的兴起有关。从美国到日本的产业转移伴随着市场的兴起,从美、日向韩、台的产业转移则伴随着 PC 市场的兴起。新兴终端市场兴起带来了技术的变化(创新或升级)、 产业链的变化,造就了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 承接国若能主动抓住商机, 制定正确的策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产业转移将应运而生。
半导体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的必然性
首先,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是全球诸多半导体企业尤其是巨头们的最大单一市场,这一事实会推动半导体产业进一步移转中国。
其次,2017年全球芯片产值或达4000亿美元,而中国进口额将超过2500亿美元,继续超过了石油的进口额,如此进出口失衡的局面对于一个大国实在是一种尴尬,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每一个半导体从业者都有责任和义务终结这种尴尬。
再有,中国的人口、产业结构、线下生态、幅员、大国地位、自身产业日益自主的状况等诸多要素决定了中国的市场地位,中国的市场效应像极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几乎可以吸附并容纳所有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各个产业的巨头们必须将中国作为其最重要的布局重镇。海外巨头过去只将中国视为市场、应用场景,如今几乎全部将中国视为人才、技术创新、产业化的大本营。过去中国是海外成熟技术或者淘汰技术输出的对象国、庞大市场,而今中国开始成为巨头们借力完成技术创新、商业化支撑,以便面向全球市场输出的枢纽。许多商业模式、解决方案,需要先在中国落地,大规模商业化验证后,才能输往全球。
半导体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的表征
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入,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投资密集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而这是产业转移在承接国的通常表现。
目前,国家大基金重点投资了集成电路制造业,预计大基金在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投资额不低于总规模的 60%;占比其次高的是设计端,设计端投资占比不低于总规模的 27%。
(原标题:半导体产业转移下的中国的机遇)